洗澡沐浴的三項NG行為,你中了幾項?

洗澡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環節,不僅能夠清潔身體,還可以舒緩疲勞、放鬆身心。

而洗澡過程中也可能存在一些NG行為。

需要注意使用的沐浴產品和洗澡的方法,以確保對皮膚的健康和美容有益。

 

 

(1)    搓澡適可而止

洗澡時適度清潔就好,不用花太大的力氣刻意搓澡,

人體的皮膚表面有一層「保護屏障」,不僅阻擋有害物質侵入身體,也能產生保濕作用。

 

(2)    洗澡時間不超過15

整體洗澡時間盡量控制在15分鐘內,避免洗澡後產生肌膚乾澀感,

引發乾癢等不適症狀,反而洗掉肌膚表面最天然的保護膜。

 

(3)    洗澡水溫太高

 

過去熱水器廣告台詞曾說「冬天洗澡要洗熱水,不洗熱稅洗不乾淨。」

其實,「水溫太高並不適合用來洗澡,反而容易導致皮膚角質受損(如:泛紅、脫屑),導致皮膚保溼能力降低」,

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:「洗澡水溫度稍微比體溫高就可以,大約3840度的水溫最適合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