挑選沐浴露(乳)的建議方式與避免NG的使用行為

不論是滿身大汗後的淋浴盥洗,還是泡個熱水澡的舒爽沐浴,絕對是忙碌整天後的優閒時光。

如果家中只有一間浴室,往往在享受的當下,門外會響起被催促聲「洗快一點啦,人家還要用廁所!」

皮膚科醫師也曾建議:「洗澡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5分鐘,如果洗太久也會增加皮膚乾癢不適」。

你知道洗澡時有哪些NG行為嗎?又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洗沐商品呢?以下提供選擇和使用產品的相關建議和參考原則。

沐浴用品該選沐浴露或是沐浴乳,還是香皂呢?

市面上越來越多元的沐浴乳品牌誕生,不論是來自國外或是國內的生產用品,

每一種都與親膚性相關,在選擇沐浴用品時,許多人常面臨著沐浴露、沐浴乳或香皂的抉擇。

每種產品也都有其獨特的特性和適用情境。

沐浴露(Shower Gel通常含有溫和的清潔劑,是偏透、膠感的質地,對皮膚較不會造成刺激,

也有保濕作用;沐浴乳(Shower Cream)注重滋潤和保濕,多數產品添加合成界面活性劑容易產生泡沫,

因此清潔力強,但清洗起來會較乾澀,對肌膚的刺激性也較強。

至於傳統的清潔用品香皂,早期一般香皂使用的是動物性脂肪酸、合成脂肪或礦物油,容易對我們的皮膚產生不相容的反應,

進而出現阻塞毛孔的現象;而目前坊間標榜的手工皂,使用天然成分的油脂(如:椰子油、橄欖油)等,

沒有添加過多的化學物和香精,相對皮膚比較溫和滋潤。

因此,在選擇時應先考慮個人的肌膚狀況,再來觀察產品的成分和功效。

影響清潔力的「界面活性劑」成分就是關鍵,肥皂大多偏鹼性,PH值多數大於9,而沐浴乳PH值通常是中性到弱酸性。

人體的皮膚是偏弱酸性的,若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,由於皮膚的敏感性容易受到刺激,使用肥皂或沐浴乳不要有香精或色素等成分;

一般人選用方便沖洗、成分單純、具環保特性的洗沐產品,不強調過度清潔即可。